《河北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3975 万元! 我校成果转化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期次:第724期      查看:58   

2018-2022.9 年度知识产权转化数量和金额


近日,在最新公布的“2020年度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中,我校科技成果许可转让金额1706.59万元位居第86位。2022年1-8月,全校公示成果转化项目总金额3975万元,其中100万元(含)以上项目12项,成果转化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一直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在成果转化方面的政策和办法,立足学校创新链、人材链优势,与市场产业链、资金链主动、有机融合,在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收益分配、人事考评、激励措施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改革,近年学校专利转化数量及金额翻倍增加。

规范、合理、有力的政策,是做好成果转化的根本保障。我校依据国家政策和河北省相关文件制定《河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试行)》,其中“以许可或转让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净收益,在学校和团队之间原则上按照5%:95%的比例分配;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转化的,学校、团队之间原则上按照10%:90%的比例分配”,对发明人的成果转化奖励力度为京津冀地区最大;在《河北工业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收入中减免50%个人所得税,力求保障师生成果转化权益。

同时,在职称评审办法、绩效奖励办法、教学单位机构考核办法等文件中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作用,有效激发了师生成果转化的热情和积极性。

学校确立“落地冲高”科技发展思路,提出“主动融入天津、更好服务河北”社会服务理念,帮助广大师生了解成果转化政策,形成热衷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使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观念深入人心。

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编制印发了《科技成果转化宣传手册》,手册中集成校内有关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文件以及各项工作流程,并深入学院积极开展成果转化政策宣讲活动,现场示范成果转化网上流程和操作细节。同时为提升科技成果对外宣传效果,学校举办了大量的校地、校企对接活动,编制《河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汇编手册》、更新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超市,并对外开放宣传。

学校与地方和企业建立并保持密切、稳固联系,是保障创新链、人材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关键。学校已连续3年开展“走百县、访千企、解万难”行动,校领导利用暑假时间到各地市走访交流,与走访县市和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依托“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正在搭建集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一体化科研体系,形成了点(研发项目和科技特派员)、线(技术转移分中心和成果超市)、面(地方研究院和科技园)有机结合的密切、高效、可持续的服务地方平台架构。各地方科技服务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8月8日石家庄市首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工大科雅”,是我校齐承英教授依托自己的研发成果,于2001年在石家庄高新区河北工业大学科技园创办;去年我校在石家庄高新区成立的河工大(石家庄)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入驻教师团队已孵化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转化成果15项。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长期困扰我国高校的共性难题,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必须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我校技术转移中心,在省内率先践行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策;率先实操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发放费税减免案例,2020年成功完成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病毒功能的水溶性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1300万元转化项目,在学校起到了示范效应;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工作,当前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已成为学校知识产权转化的重要形式,约占知识产权转化总数的1/3。同时,学校成立了天津河北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校方持股人,并设立河北工业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对科技成果作价投资进行规范、统一管理,有力推动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涉及面广、过程复杂,实施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即要按规章制度办事,也要充分考虑师生的诉求,只有抱有“为师生服务”的热情,细致、周到开展工作,才能让师生满意。为此技术转移中心印制成果转化宣传手册;开展大量宣讲活动,对成果转化政策和流程进行讲解和现场演示;同时优化成果转化程序,实现全流程网上办公,方便师生开展成果转化。

文图/技术转移中心

河北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2094次访问,全刊已有192426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