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期次:第743期      查看:50   

1988 年,大学生“马列读书会”学习马列著作骨干“先读班”开课。

2011 年,大学生马列读书会举办纪念建党 90 周年讲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既高度凸显了思政课在党和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战略性,也鲜明揭示了思政课的价值使命。河北工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办好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能。

1958年—1998年  探索发展阶段

河北工业大学思政课的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国各高校纷纷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专门从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1958年,河北工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紧随河北工学院恢复重建的步伐成立;1971年,响应国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教研室更名为政治理论教研室;1983年,再次更名为马列主义教研室;1991年,响应国家提升人文教育的需要,教研室更名为社会科学部。

这一时期,教师们特别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致力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引领。学院教师组织成立马列读书会,指导学生阅读马列原著,学习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调研,为学生打开了解河北、天津的一扇窗;教师们到各系当班主任,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1989年,思政课实践特色教学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认可,全省高校代表来校观摩现场教学。1991年,在天津市组织的“中国革命史”考试中,全校整体及格率90%以上,位列天津市第一名。

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思政课教学始终面向国家发展需要,对学校工学并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取代的作用。

1999年—2016年  内涵建设阶段

1999年,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需要,社科部在承担全校本硕思政课任务的同时,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有了专业和学生,社科部正式更名为社会科学系。2001年,社会科学系新增了思想政治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规模日益扩大,2002年更名为人文与法律学院。

学院成立后,专业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增加了对外汉语专业,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还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教职工总人数达到87人,学院整体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当时,学院秉持“文理交融,道艺兼修”的办学理念,提出“增硕争博,跨越发展,建设学习型学院”的发展思路,强化两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施行“2+2教学质量固基金本工程”,实践教学优势持续彰显,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创办“北辰人文论坛”,活跃学校人文社科学术氛围。

2011年5月,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学校决定独立建设全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机构,定名社会科学部。由此,社会科学部与人文与法律学院分离并开始独立建设的步伐。此时的社会科学部拥有自己的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拥有自己的学科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京津冀输送能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企业党建工作的专门人才;更为重要的,社会科学部拥有自己的使命职责,建好全校本、硕、博各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

这一时期,在学科专业的支撑下,课程内涵式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当时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当时的社会科学部提出“争博、建所、创模式”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建设,建立多个高水平研究所,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平台基础;同时,社科部注重汲取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研发“一体化思政课系统平台”,形成具有河北工业大学特色的思政课“教、学双主动模式”,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工学并举”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特色在全国范围产生了积极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落实国家和河北省建设要求。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为落实国家独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要求,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3年7月在原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应运而生。2016年,学院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支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年至今  跨越发展阶段

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以及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一系列重要会议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也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进行重点建设。2019年,学院获评河北省学校思政先进集体。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入选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2年,学院入选河北省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序列,同年获批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

跨越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精心打造“四课堂”育人平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思政全课堂建设,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全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赋能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

打造协同育人“全课堂”,推动学科融合发展。落实学校制定并实施《课程思政实施意见》,思政课程各教研室党支部对接各学院专业党支部,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积极打造思政全课堂,推动新文科与新工科融合发展。同时,积极与国际教育学院协同推动思政课国际化教学模式改革,用双语培养中国故事的传播者、中国之治的美誉者。

创新实践育人“活课堂”,激发人才创造力。构筑学生广泛参与、教师全程指导的“1+6+X”数字化实践“大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每学年,统筹全校200余支队伍走访津冀历史文化遗址开展调研,调研报告获团中央表彰,调研成果获“挑战杯”红色文化专项省级特等奖,孵化的“拾光支教团”等调研团队获批全国百强队伍,获评省部级以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奖励10余项,师生完成的多篇调研成果作为咨询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筑牢意识形态“硬课堂”,打造育人思想矩阵。思政课教师自觉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零时差”进头脑、进课堂。近年来,思政课教师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千余场,受众10万余人,教师获评全国基层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北辰之光”网络思政栏目多篇思想引领文章被学习强国等媒体转载;“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成长论坛”“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走进工大”等理论品牌交相辉映,形成线上线下学生思想引领矩阵,守牢学校意识形态阵地。

构建基层党建“红课堂”,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百廿校史文化、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施“党建+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打造工业文化育人的思政课实践育人特色。党支部与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优势显著,党建引领思政课建设特色鲜明,获批第二批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省市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及“双带头人”工作室等品牌。筑牢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实现了从办展览、到做展览、再到送展览的跃迁,推进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学生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获评全国自强之星、服务基层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未来,河北工业大学思政课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学校高质量的“双一流”建设提供理论领航和精神力量。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285次访问,全刊已有1923986次访问